677万公顷!23.04%!175亿立方米!
今天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3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微博发出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完成造林677万公顷。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
17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意味着什么?我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这意味着可以年涵养6289.5亿立方米的水源,可以年固土97.48亿吨,可以年滞尘61.58亿吨,这还意味着将提供91.86亿吨的总碳储量。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下简称“30·60目标”)?!倍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ぱ芯克毖芯吭敝旖ɑ硎?,森林将是我国40年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底气所在。
森林和碳中和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就像银行存储现金一样,森林可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存储二氧化碳?!敝旖ɑ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被称为碳汇,森林碳汇实际反映了森林吸收并存储二氧化碳的能力。实现碳中和需要在两个方向同时发力,一是进行碳减排,二是实现碳吸收。
此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的多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专家表示,这是我国近40年来对恢复天然森林植被、加强人工林培育的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为了碳中和的目标,森林蓄积量仍需不断增加?!敝旖ɑ硎?,植树造林是实现总碳储量扩容的有效手段。据统计,自1981年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累计164.3亿人次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义务植树达742亿株。
相对义务植树造林,林业碳汇的引入则有效地激活了增加森林蓄积量的市场化手段。
“森林碳汇侧重森林吸收碳的物理特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敝泄躺蓟慊鸹岣崩硎鲁だ钆平樯?,林业碳汇更侧重其社会特性,强调人的参与,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机制。
她表示,目前在全球碳基金中,世界银行的生物碳基金、森林碳伙伴基金等均支持林业碳汇项目,这意味着林业碳汇产品的商业属性正在不断被挖掘出来。
在国内,早在2011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等7?。ㄊ校┛固寂欧湃ń灰资缘?。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市场正式开业,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步入实操阶段,林业碳汇项目也开始市场化。
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发布的全国碳市场2月行情显示,北京碳市场2月23日成交的一笔2800吨碳交易单价为30元/吨;上海碳市场2月27日成交的一笔2000吨碳交易单价则为41.35元/吨。在李怒云看来,林业碳汇是典型的环保产品,具有生态和经济等多重价值,也由此吸引市场多个环节参与。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12日,全国已有林业碳汇相关企业880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345家;此外,随着国家“30·60目标”的确定,多地政府在此前积累的基础上,也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林业碳汇经济”。
在重庆,2019年7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印发《重庆市“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方案》(渝环办〔2019〕305号),启动“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
2020年12月24日,5家企业认购了首批“碳汇+”生态产品,共计32万元。目前,重庆已经开发了190万吨的林业碳汇产品。同时,重庆还探索了将林业碳汇收入转化为村集体经济股本,变资金为股金,注入两山生态合作社,探索构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价值转换模式。
在上海,林业部门则牵头在“十三五”期间已基本建立起区域性林业碳汇计量体系。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汤臣栋近期在主持“上海市林业碳汇‘十四五’工作计划专题会”时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探索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强化碳汇决策能力,并服务全国。
在黑龙江,目前该省已编制完成《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经济发展规划(2019-2030)》。根据该规划,至2030年,黑龙江省将完成406万公顷碳汇项目建设,年均减排量971.4万吨,年均产值可达8.84亿元。
截至3月19日,当地已经开发了6个中国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可交易碳汇量190万吨/年,预计减排总量可达8802万吨。
据测算,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亿立方米,相应地可以多固定1.6亿吨二氧化碳。按照我国最新的气候行动目标,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这也就意味着,将相应增加96亿吨的总碳储量。
“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化机制的引入成熟将进一步推动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惫⒅と钚卵斜ㄏ允?,未来林业碳汇产业链多方将有望持续受益碳汇项目建设及交易。(财经翻译官 文|黄浩 制图|侯轶铭 邓豪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