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2月8日电 题:“好日子越来越红火”——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提升逾百万山区群众幸福感
记者 杨洪涛、向定杰
吉祥如意的春联、火红喜庆的“?!弊帧⒖沓髁恋目吞?、一应俱全的家具、“家和万事兴”主题的刺绣……春节期间,走进易地扶贫搬迁户李泽喜家里,一股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我两个哥哥也都搬出了大山,大女儿前几天刚出嫁,过几天就回来,二女儿、小儿子正在读大学……”说起搬到县城以来的变化,48岁的李泽喜内心充满喜悦。
李泽喜的老家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瓮海村大林沟村民组,那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他们三兄弟家共有10多口人,都挤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里,全家总共也只有几分水田。为了维持生计,李泽喜到处打零工,收入也不固定。
2016年,在当地干部的动员下,他毅然决定搬到县城,住上了约100平方米的房子。
“财随鸿运福门开,喜迎富贵吉祥来?!碧诖竺趴诘拇毫抢钤笙舶岬较爻潜浠纳得?。
“在县城,孩子上学方便,打工也方便。”李泽喜乐呵呵地说,妻子闲不住,在居住的小区内干保洁工作,每月收入1800元,他则在县城干电工,因为有管理经验,还当上了带班班长,每月固定收入1万元左右。
饱满的精神、清晰的逻辑、简洁的语言……与李泽喜交谈中,很难想象这个“城里人”在几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泽喜一家生活的变迁是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贵州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搬迁规模全国第一。
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在实践中探索出“六个坚持”的实施路径——坚持资金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
三年多来,上百万群众逐渐圆了多年的“城市梦”。
“搬来一年多了,有时还觉得像是在做梦?!鼻厦缱宥弊遄灾沃葆匾泼窕そ鸹?,他经常站在新家的阳台上遥望老家方向,有时不敢相信自己彻底告别了那个穷山窝。
肖金华老家在岑巩县平庄镇榜上村,到县城去要先走6公里山路到镇上,再花26元车费,坐两个多小时的大巴?!巴尥奚涎ё羁闪?,天不亮就要出门,夏天还好,冬天真是活受罪。”
2017年8月,肖金华搬到县城的新家后,在政府帮助下开了一家百货副食店,两个儿子在小区不远处的中学读书,再也不用起早贪黑赶路了。
为了帮助移民群众加快融入迁入地生活,一些地方还不断出台新的“套餐”。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2017年底开始探索实施“新市民计划”,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就业创业、卫生健康、资源权益、兜底保障、社会治理、社区党建等13个方面,推出了“一揽子”配套措施,系统地帮助搬迁群众向“新市民”转变。
据贵州省生态移民局统计,截至目前,贵州已完成搬迁任务127.8万人,今年6月底前将全部搬迁入住。
“城镇化安置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了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惫笾菔∩泼窬值匙槭榧峭跤φ?。
易地扶贫搬迁极大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据贵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随机入户抽查928户搬迁群众调查,搬迁群众对政策满意度达99.46%。
如今,“跳出深山”的贫困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也逐渐有了更大、更好的奔头。
“我打算尽快把驾照考出来,在县城开个门面,自己当老板!”李泽喜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