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闯关”系列报道】
作为与武汉城市同名的大学,谈及学校在这场战“疫”的作为,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语带铿锵:医院有担当,令人感佩。校友有情怀,令人骄傲??蒲杏惺盗?,令人振奋。管控有力度,令人安心。育人有成效,令人鼓舞。
新冠肺炎蔓延以后,在汉高校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学科研,纷纷以自己的智识优势,开展科研攻关、社会服务和教书育人,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出时代注解。
科研攻关,直抵病魔腹地
在武汉大学,有这么一群科研人员,一直在与新冠病毒角力。
“疫情发生后,我们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我们深知时间不等人?!蔽浜捍笱Р《狙Ч抑氐闶笛槭抑魅卫犊滤?。
1月2日,蓝柯团队获得高度疑似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1月3日,通过部分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基本锁定了新型冠状病毒;1月7日,完成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全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他们是国内最早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的团队之一。他们鉴定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数据(分别命名为2019-nCoV WHU01和2019-nCoV WHU02)也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得到引用。
在核酸快速检测与规范化方面,武大科研团队也成果不断。武大药学院刘天罡团队、生科院蓝柯团队、基础医学院侯炜团队、健康学院于学杰团队等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同仁医院的检验科室合作攻关,研发和优化了基于数字PCR技术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升了核酸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他们同样贡献突出。
武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余追教授,根据在金银潭医院工作经验,向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救治方案”。他关于早期通过机械通气,尤其是早期气管插管纠正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理念,已经被湖北省内奋战在一线的重症、急诊和呼吸界同行所认可并应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团队,率先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循证与转化系统研究,形成临床一线诊疗、护理经验和循证医学融合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并与王辰院士共同主编《实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手册》,为一线医务人员,尤其是县市级基层医务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咨政建言,同样是大学在学术战“疫”征途上的重要一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告诉记者,疫情暴发以来,学校发挥专业特色,经法管主干学科和其他学科科研团队之间“相互交融、密切协作”,围绕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薄弱点问题,如依法防控、基层联防联控、野生动物?;?、社会心理疏导、社区治理、复工复产等,第一时间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的智力成果。
“截至3月2日,全校师生已向社会各界报送一百余份科研成果,多项政策建议已经在各级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实施,这也是为疫情防控贡献出了中南大智慧,为攻克疫情开出一张张中南大‘处方’单?!毖畈用魉?。
社会服务,以所学经世济民
大学依托着城市而发展,一所大学就是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的一棵大树。当风雨来临,大树的每一片树叶,都会努力为脚下的土地遮风避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各大高?;男猩缁嵩鹑?,无数高校师生校友挺身而出,或捐赠钱款物资,或开展志愿服务,为战“疫”增添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3月3日,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青年教师李洋和学院图书资料员李永生,在疫情防控一线进行了入党宣誓。
疫情来临,武汉大学迅速组织了一支青年突击队,下沉社区开展买药、送菜、入户排查等志愿服务。李洋和李永生在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突击队,并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住处离学校很远,李洋每天需要步行一小时到岗,他始终坚持,风雨不辍?!笆虏槐苣?,义不逃责,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崩钛笏?。
“援鄂医疗队千里驰援武汉令人钦佩,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保障,地大人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月16日,接到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致函,陕西、福建、海南三支援鄂医疗队319名医护人员即将入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学生宿舍。学校在第一时间予以支持,副校长刘杰带领20余名教职工连夜打扫出430间宿舍,学校专人24小时对接医护人员需求,让医疗队员无后顾之忧。
2月24日,汉汽方舱医院验收前一天,得知其需要建设图书角的消息,武汉理工大学迅速与汉汽方舱建设指挥部联系,定向捐赠一批书刊,帮助建设方舱“读书驿站”。学校图书馆4个分馆21位老师在6小时内完成了4100册书刊的分拣、打捆、调拨。与此同时,图书馆采编部紧急联系书店,购置1236册优质新书,组织人手星夜拆封,盖好馆藏章和捐赠章,打包送往方舱医院。建成的读书驿站传递着温暖和希望,让方舱医院成为有温度的“生命之舱”。
校园之外,身处全球各地的高校校友也纷纷行动起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温暖地守护起这座城市。
武汉大学全球校友会相继开展募捐活动,为武汉一线的医院筹集医疗物资和资金。联系货源、现场验货、商务谈判、搬运物资、驱车送货、联系物流……全球数十万武大校友,都变成了武汉的后勤部、采购员。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其柱介绍,截至3月1日,武汉大学有关基金会和校友会平台筹集的捐赠资金总额达1.68亿元。武汉大学海内外校友、校友企业采购捐赠的口罩近1000万只、防护服60余万件、手套20余万双、护目镜10余万副。
一批批武大人挺身而出,以医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站在战“疫”的最前线,武汉大学的附属医院自有及接管、托管床位13300多张,成就着一段段护佑健康、着手成春的佳话。
暖心育人,守护学校根本
疫情之下,安置好大学生、关心并支持他们的生活与学业,确?!巴?尾煌Q?,??尾煌=獭?,是学校的本色担当。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介绍,学校按照“两类学生、三类课程”的思路,调整毕业生、非毕业生的毕业及培养计划。在网络开课方面,学校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网络教学的便捷度,有的立即开展网络实时教学,有的则提前录制授课内容,之后再找公共时间释疑解惑。
2月17日,武汉大学线上正式“开课”。截至目前,武汉大学开出线上本科教学课4110门,1848名教师授课,学习学生共计23182人、204067人次;研究生课689门,在线教学率达95.17%,公共必修课在线教学率达100%。有学生感叹:新学期第一天虽然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但昂扬热情的授课、积极热烈的互动还是让他们找到了开学上课的感觉。
“对科研人员来说,研究绝对不能因为疫情而中断,必须让他们在家也能搞科研?!敝泄刂蚀笱Вㄎ浜海┪饩鲅芯可谛M馄诩湮薹ǚ梦适菘馕侍?,与中国知网联合,于2月7日推出“抗击疫情,知网研学免费使用”读者服务方案?!把芯可汉椭枇薗Q咨询平台,推送了《研学平台使用手册》,检索阅读文献、撰写毕业论文都不会受到影响?!弊试囱г?017级硕士研究生魏超说。
疫情期间,科研团队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如何利用网络把研究深入开展下去?这是近日困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龚健教授的一个难题。他正在承担一项国土空间规划重要项目,按照标书要求今年6月必须完成初步成果。学校立即支持他启动应急研究方案:一是利用华为云建立网上办公系统,分配任务下去各自完成;二是科研团队通过网络会议形式进行专题研论,落实方案;三是通过微信、QQ和邮件等形式,加强与生产单位沟通联系。自1月30日实施这套“三步走”方案以来,龚健教授团队都处于“研究在线”状态。
一场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也让学子们明白平平淡淡的生活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疫情防控的这一个月让我更加珍惜在武汉理工大学的生活,让我更加明白曾经度过的六年快乐生活的宝贵?!蔽浜豪砉ご笱Я粞泊稍谌占恰犊埂耙摺?,让我更加珍惜武汉的留学生活》中写道。
同来自也门的安代飞一样,武汉理工大学有300余名来华留学生在鼠年春节假期留校。寒假开始至今,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障他们的安全与生活,留学生志愿者们也积极行动起来。
“疫情当前,我们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全力以赴对抗病毒,力所能及地守护美丽家园。相信伟大团结的中国一定能取得胜利,具有英雄气概的武汉人一定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卑泊伤?。
?。ū颈ㄎ浜?月5日电 本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蔡闯、张锐、晋浩天、安胜蓝、李盛明、章正、卢璐、王斯敏、刘坤、张勇、姜奕名 本报见习记者陈怡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季春红、蔡琳)